Site Loader

Translation

成為基督徒不代表在上天堂前一勞永逸,卻要比未信者要更吃得苦,更多使命,更勇於面對抨擊和難關。耶穌背起十字架,在臨死前走過耶路撒冷的街頭巷尾,飽受群眾的揶揄和唾棄。那一條受苦之路,也是現今基督徒要背起十架走的人生路。

耶路撒冷的14站苦路(Via Dolorosa)是當年耶穌背起十字架受苦之路,並由聖方濟會在14世紀時發展出來的朝聖路線。由第一站彼拉多定罪開始,當中耶穌曾3次跌倒,見到母親瑪利亞,有婦女為耶穌擦去汗血,古利奈人西門被兵丁勉強背耶穌的十字架等,最後到達耶穌被埋葬的聖墓教堂結束。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第五站】

【第六站】

【第七站】

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

【第八站】

【第九站】

【第十站】

聖墓教堂

【第十一站】

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

【第十二站】

十字架插著的位置,現在是希臘正教的祭壇

【第十三站】

耶穌身體被放下來的膏禮之石

【第十四站】

耶穌的墳墓

為了感受耶穌受難之苦,我親自走一趟苦路。可是,整條苦路周圍有很多店鋪在做生意,朝聖者和遊客熙來攘往,在路上摩踵擦肩,心思都花在找下一站位置和抗拒店鋪販賣琳瑯滿目紀念品的誘惑上了,加上人潮喧鬧,似乎失去走苦路的寧靜和心思了。

沿途很多人拿著地圖,像玩尋寶遊戲似的,找號碼牌位置。苦路已經不再是朝聖者走的路線,它只是耶路撒冷一條遊客“尋寶”路線。

路邊放著可蘭經書本免費給遊客自取

在找不到第9站的位置時,我問一個店鋪的阿拉伯人,他指示後,便說:“我跟你說完你記得等一下下來要來我這裡買東西喔!”我苦笑置之。阿拉伯人不認識耶穌,苦路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旅遊景點,是賺遊客生意的機會。如果他看到耶穌在他面前背著十字架走過,流著血也要為拯救他的罪而死,不知道苦路對他的意義會不會變得不太一樣呢?

苦路的石板路,凹凸不平,走起來容易絆倒,加上狹路窄巷,耶穌背起那麼大的十字架走,沒有半句怨言。他願意為世人扛起罪,受皮肉之苦,犧牲來得一點也不輕鬆。還記得在其中一個小教堂,有一群30幾人的朝聖者進來,站好後就唱起詩歌來。天籟聲音充滿了教堂,我一個字都聽不懂,但是心中如活泉水不停翻滾。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共同信仰的人,都在頌讚神,都走到耶路撒冷敬拜主耶穌。信仰道路上,我並不孤單。我們不在同一個國度,但是在同一個信仰的國度。旁邊的一個女士對我微笑,這是一種不需用言語而能明白對方的默契。

作為一個初信者來說,朝聖之旅對我來說有點沉重。眼前所見的背後是發生什麼故事,我沒有底。聖經故事半知半解,聖經人物略懂皮毛,聖經教義蜻蜓點水,像我這樣的信徒居然學人家去朝聖,我也有點懷疑自己。不過,去了後,我才明白神的力量很大。朝聖團一車一車地來,詩歌隨處飛揚。在一個猶太教國家,卻遍佈了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來朝聖,這種相知又相識的無形氛圍,像是一種聲音在告訴我:“你來對了地方!”耶穌背起十字架走苦路,我們得以拯救。背起十字架的人生,沒有拒絕的理由。感恩來了以色列,讓我重拾信心去走受苦的人生。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