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禍從口出”,有多少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傷害了其他人的心靈,更甚的或許造成精神上永久的傷害。一個人得了精神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邊的人也要負起責任。人喜歡替別人貼上標籤,在茶餘飯後嘲笑一番,自得其樂。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人類最擅長的玩意,也是社會最縱容的日常“小事”。人皆有罪,而隨口說說的言語往往沾滿了毒液,殺人於無形。
在香港,30幾歲還沒結婚的人,通常被人稱為“剩女”,人們紛紛認為這群人嫁不出去一定是有問題。根據這個邏輯,我就是“有問題”的人。以前大家會認為淪為“剩女”是因為“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令男人望而生畏,不敢高攀追求。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什麼都高人一等就是一種錯誤。如果社會要減少剩女的存在,搞個男權主導的社會生態形式不就好了嗎?21世紀,竟然還有人硬要在某個年紀標籤一群女性,究竟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男性到50歲還沒結婚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社會也不會特意強調“剩男”。可是,女性一到30歲後就被人在背後竊竊私語,淪為茶餘飯後的嘲笑話題,試問女性在什麼年齡結婚是誰定出來的準則呢?一個人是否結婚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就算單身也是一種選擇,或者是一種安排。然而,在許多大城市還是有人喜歡標籤這群人,不就是在掌摑“男女平等”一巴掌嗎?
很多人喜歡稱呼肥胖的人為“肥仔”、“肥妹”、“豬扒”等,好像“肥”就是一種罪似的。身邊有些肥胖的朋友自我形象很低,有些更在小時候因為長得胖而被人欺凌,到現在還心存陰影。人們喜歡逗幾歲胖嘟嘟的小朋友,總是捏他們的臉,逗他們笑,那時候他們認為“胖”是代表可愛。到小學以後,肥胖的孩子卻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而這一笑或許就是沒再停過。為什麼小時候的肥胖是可愛,長大後卻討人厭,或者被人嘲笑呢?“瘦就是美”的概念在亞洲很盛行,每個人都盡量保持纖瘦的身軀,只要一胖就抓狂減肥。究竟這個審美的標準是怎樣來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和瘦身產品的宣傳,清一色高挑瘦削的美容時裝代言人映入眼簾,這個洗腦的過程每天進行,人們還懂得思考嗎?肥和瘦只是一種體型,兩者都有其值得欣賞之處。只要身體健康,肥瘦還有差嗎?如果有一天,市場的宣傳標籤“肥就是美”,不知道社會上會不會又引起一番腥風血雨呢?
曾經有一個少行山的朋友說:“這種山路只有小時候窮的時候才會走,現在有車代步,幹嘛還要辛苦自己來走這種路呢?”所以在他心中,行山的人都是“窮人”和“自討苦吃”。香港看似是一個國際都市,人們應該有國際視野,胸襟廣闊。可惜,這個城市還是有很多人生活在一個又一個的框架裡,更喜歡愚昧無知地追隨潮流或別人的話語,為其他人貼上無數無謂的標籤。如果這個社會的人能多花點時間了解別人的故事,多作思考,少隨波逐流,少貼幾個標籤,或許地鐵車廂裡會少幾個自言自語的人吧!
【延伸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請在下面免費登記為LIKER,為我拍掌5下,謝謝!